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国内外气价齐齐上涨,淡季不淡特征表现明显,直至12月初,国内气价才开始出现回落势头。从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数据情况来看,到12月上旬国内现货气价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较2020年同期上涨80%左右。“反季节”、“高位”成了今年天然气市场的代名词。为何天然气市场会“一反常态”?本文将尝试从后疫情、“双碳”、冬季保供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图1. 2021年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格
(数据来源: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
一、全球疫情开始好转,复工复产推动天然气消费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严重,天然气消费增长停滞,生产也在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0年,全球天然气总产量为38536.6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1225.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3%。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以及新冠疫苗的全球普及,全球工商业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天然气消费被不断拉高,供需开始进入紧平衡状态,特别是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据国家发改委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月-8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40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8%;同期天然气生产13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增速低于消费6个百分点。在消费增速高于生产增速的情况下,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情况开始显现,天然气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二、在“双碳“目标以及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天然气成为全球抢手能源
由于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生产应用仍存在局限性,现阶段全球大多数国家仍以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相比于煤炭和原油,天然气热效率更高,可达70%以上,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几乎不含粉尘与二氧化硫,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能够较好地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在全球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影响下,天然气一跃成为化石能源中的“香饽饽”。如2020年美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同比减少19%,石油减少12%,而天然气降幅最小仅为2%(存在疫情原因导致消费下滑),且天然气发电创美国历年新高,同比增长3%,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同比减少12%。而我国在煤改气等相关政策的支撑下,天然气在能源板块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煤炭占比从2015年的64%下降到2020年的56.8%,天然气占比从2015年的5.9%上升到2020年的8.4%。从当下情况来看,减煤增气将是推动全球碳排放目标达成的必经之路。
三、全球10月份进入提前备气过冬状态,但直至12月上旬气温未达预期寒冷
在刚刚经历2021年寒春后,2021年冬季全球再次迎来“拉尼娜”, 2021年成为了少有的双“拉尼娜”年份,各国气象局在10月左右纷纷发出“拉尼娜”气象预警,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今冬明春成为寒冷季节的概率较大。由于各国气象部门寒冬预警的出现,全球各个国家开始积极囤气过冬。据财联社消息,欧洲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10月8日在网络研讨会上重申,目前增加国内库存是首要任务,只有在国内储存设施装满后,才会考虑增加欧洲出口量。从国内情况来看,10月各大油气商也纷纷表态稳产增产、注气存气。塔里木天然气日产量攀升至7800万立方米,超计划水平100万立方米,文23储气库在10月24日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华北油田储气库群高峰日采气量可达2000万立方米以上,预计较去年高峰期每日增供近500万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接收站采暖季计划接卸LNG船45艘,同比增长32%……
但进入12月,气温却未达原先寒冷预期,大部分省会城市12月上旬最高气温均值、最低气温均值都高于去年2度以上,由于10月预测的寒冬在当下尚未出现,城燃企业补库存需求较小,国内保供压力得到释放,天然气现货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现象,天然气价格开始出现回落。
笔者认为,随着近期气温的逐渐降低,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价格或将仍在高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