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12月10日以来
我国多地出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
华北、黄淮等地最低气温
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严寒来袭,温暖不减
中国石油发挥一体化优势
严格把控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
全面落实冬季保供责任
截至12月13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日供气量
最高达到8.6亿立方米
较降温前大幅增加近9000万方
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储气库日采气量较降温前高3400万方
LNG日气化量较降温前高4000万方
全力保障市场资源稳定供应
持续守护“民生温度”
各大气区稳定增产
当好冬季保供“顶梁柱”
青海油田管道处配气站雪天巡检。星静 摄
从祁连山麓到东北平原,中国石油各主力气区严阵以待迎接极端天气挑战。12月10日,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迎来今冬首场强降雪。采气五厂一线岗位员工第一时间启动寒潮应急预案,加密巡检频次,及时调整工艺流程,保障生产作业安全平稳运行。今年前11个月,塔里木油田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296.1亿立方米,今冬明春供气量有望突破148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加大马力生产,日产气量突破1.23亿方,同比增长5.17%,夯实川渝地区居民用气资源基础;青海气区涩北气田累计增气11.51亿立方米,以增气蓄力温暖甘青藏省区。
主要储气库优化运行
及时调峰送暖
华北油田文23储气库员工在调试甲醇注入泵。岳伟 摄
12月13日,华北地区普降大雪,华北油田京58储气库一线员工穿行在银装素裹的集注站和井场,对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排除集注站水套炉熄火、井场碱液泵冻堵等故障,力保“不冻坏一台设备、不冻堵一条管线”。自今冬启动供气以来,华北油田储气库群已累计供气3.5亿立方米,该储气库群采气量上调54%;辽河储气库群日产量达2500万立方米,为东北、京津冀地区输送“暖流”。为迎战本次寒潮,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及时启动生产预案,统筹优化储气库运行,加大马力进行采气生产,日采气量由采气初期的1000万立方米增加到2590万立方米,为冬季保供注入澎湃动能。
汩汩“蓝金”流量升级
为华北地区居民再添暖意
运输公司吉林分公司驾驶员执行油品配送任务。梁嘉鹏 摄
12月7日,来自卡塔尔的Q-MAX型LNG船“扎尔加”轮离泊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唐山LNG接收站,该船为接收站增加了26.2万方LNG罐存,通过气化加工成为1.6亿方天然气。目前,该接收站日管道外输量已增至4200万方。面对新一轮雨雪寒潮天气,天然气销售公司及所属企业积极筹措资源,突出抓好北方主要采暖城市“三九四九”等关键时段以及城燃、燃气发电、CNG重点行业的民生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唐山LNG接收站平稳运行保障供应。潘骁骅 韩东 摄
在新疆阿克苏,一辆背着储气瓶的专用运输车正驶入托普鲁克CNG加气站,天然气将从这里经减压处理后送至千家万户。面对今冬大范围雨雪天气,运输公司西北石化分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提高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辆的充装压力,加快CNG充装速度,提升车辆运行效率,以安全高效配送为每座加气站攒足“底气”。
本轮寒潮来临前
中国石油智能运营中心
组织相关单位提前研判、超前部署
通过合理安排销售节奏
灵活调整储气库采气量和LNG气化量
从容应对降温“大考”
积极与国家管网集团协调
12月11日
实现中俄线大哈支线下载点正式投用
为后续降温备足“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