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具有导向性作用。其中,煤制天然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之一,能够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也为我国天然气供应提供有效补充。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有四个,分别是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新疆伊犁新天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内蒙古克旗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以及内蒙古汇能16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这两个地方是我国煤炭主产区之一,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煤炭开采能力,煤制天然气项目得以早布局、早发展。
2023年,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达到65.14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2.84%,较2020年增加18.31亿立方米,占比提升0.49个百分点。2022年至2023年间,内蒙古汇能煤制天然气二期项目和大唐克旗二期一系列项目陆续投产,使国内煤制天然气产能大幅提升,2023年已投产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70亿立方米。
202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盈利情况良好,推动了煤制天然气上下游自主交易。各地陆续出台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价格传导更为顺畅。中石油规定,与下游签订的合同外资源需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竞拍,未拍得气量需要以最高价格的1.3倍成交。这使得终端用户更倾向于寻求相对低价的天然气资源,稳定的煤制天然气供应成为下游选择的主要方向之一。
由于煤炭价格差异,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在1.6-2.6元/立方米之间,加上部分管输费用,与2023年合同外资源价格相比,煤制天然气盈利情况较好,产能利用率高达93%,同时多地煤制天然气项目得以重启。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该通知明确了按照“一区一价”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构建了相对统一的运价结构,打破了运价率过多对管网运行的条线分割,简化了上下游测算管道运输价格的程度,提高了煤制天然气跨区域运输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多主体的竞争。
未来,煤制天然气将通过西气东输管线走进千家万户,为我国天然气供应提供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