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新闻资讯01
——
全长5111公里!
全球最长输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
11月18日,中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全球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也是中国首条同时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联合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其中,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中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
新闻资讯02
——
惠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产
——
2024年9月29日,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在惠州海事部门的安全护航下,惠州LNG接收站项目码头迎来首艘商业LNG船舶“优雅蓝钟花”轮,标志着惠州LNG接收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惠州LNG接收站项目是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由广东能源集团所属惠州液化天然气公司负责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投运3座20万立方米LNG储罐及相关配套接卸、气化、外输等设施,以及1座8万至26.6万立方米LNG船舶接卸码头,设计接卸天然气规模为400万吨/年,最大接收能力为610万吨/年;项目二期工程拟扩建3座27万立方米储罐及工艺配套设施,设计天然气最大接收能力将提升至745万吨/年,目前已获得核准。
新闻资讯03
——
今年广东首个!华瀛LNG接收站正式投产、LNG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
——
2024年6月17日,潮州华瀛LNG接收站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配套码头泊位已取得广东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签发的正式对外开放的批复,标志着该项目配套码头泊位具备依法合规接卸国际LNG船舶的条件,成为2024年广东省第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LNG接收站泊位。
2024年9月8日来自澳大利亚满载7.2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的“中能北海”号运输船抵达我国南海海域顺利靠泊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华瀛LNG接收站,首船商业气的到港接卸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广东省的首个LNG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华瀛LNG接收站是国家和广东省“十三五”能源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广东潮州港经济区,由中国石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和华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共有3座20万立方米LNG储罐、1个LNG运输船接卸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年接转能力达600万吨、年供气能力达88亿立方米,可满足近49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未来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后,华瀛LNG接收站年接转能力将提升至1200万吨,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和供应基地。
新闻资讯04
——
国内最大液化天然气船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开启首航
——
2024年5月15日,中国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号在上海市长兴岛成功交付。6月5日,“绿能瀛”在宁波“绿能港”完成冷舱等准备工作后缓缓驶离码头奔赴大海开启首次绿色清洁能源运输任务。
“绿能瀛”号总长达到了299米,宽度是46.4米,这一艘船的用钢材量就达到了25000吨。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可装载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能够满足700万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绿能瀛”是按照世界最新理念、最优装备、最佳环保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五代“长恒系列”液化天然气船首船。具有综合能耗低、舱型兼容广、载货能力强、航线匹配佳,四大显著亮点,可以高效适配多元化航线的各种运营要求。
新闻资讯05
——
国家发改委《天然气利用政策》2024年8月1日实施
——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是经2024年5月29日第1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务会审议通过的办法,用以加强天然气高效利用,统筹市场发展和稳定供应,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共16条,明确天然气利用总体原则、适用范围、管理部门及支持方向,进一步引导天然气市场规范有效发展。天然气利用方向沿用“优先类、限制类、禁止类、允许类”,对优先类天然气利用方向予以用气保障;对于限制类天然气利用方向不再新建、扩建相关产能;对于禁止类天然气利用方向上游企业不再满足用气需求。
新闻资讯06
——
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全国首座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南通出坞
——
2024年11月16日15时30分,全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在南通出坞,并顺利停靠惠生(南通)重工# 1号舾装码头。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已接近完工,彰显了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
12月9日清晨,在海事部门10艘海巡艇的接力维护下,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顺利离开长江江苏段,前往舟山船厂码头进行后续舾装作业。据悉,该拖带船队总长705米,其中“NGUYA FLNG”轮船长376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拖航时水面以上高度约61.65米。拖航采用1艘大马力拖轮吊拖,4艘大马力拖轮傍拖,2艘大马力拖轮顶推,2艘拖轮分别作应急主拖和辅拖,拖带船队长度刷新了长江拖航纪录。
新闻资讯07
——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建成投产
——
2024年9月26日,据中国海油消息,“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通过机械完工验收,标志着国内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建设完工,我国深水复杂油气工程自主建设能力实现重大突破。“深海一号”二期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区域最大作业水深近1000米,共部署12口开发井,新建1座重量超过1.4万吨的综合处理平台,5条总长约250公里的海底管线及4条脐带缆、1套水下生产系统等13项重点设施。
新闻资讯08
——
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开建
——
2024年3月29日,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第一批项目打火开焊,标志着全长2108公里的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这也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在南疆启动建设的又一能源大动脉和民生大工程。
据悉,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计划分三批次实施。目前开工建设的第一批项目全长616公里,分东西两路推进。管道西线从位于库车市的克轮复线2号阀室出发,经新和、温宿、阿拉尔、阿克苏、柯坪等县市直至巴楚县。管道东线从位于轮南镇的西气东输第一站出发,经轮台等县乡至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
2013年,总投资64亿元的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4干21支、总长2424公里的天然气供气管网,年供气能力达20亿立方米。之后,塔里木油田持续拓展供气管网、提升供气能力,加快“气化南疆”步伐。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天然气管线4700多公里,实现南疆五地州主要城镇供气全覆盖,年供气量逐步攀升至60亿立方米,累计向南疆供气超590亿立方米,惠及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800多万各族群众。
新闻资讯09
——
安徽省首座天然气调峰电厂投入商业运营
——
4月19日10点18分,安徽省能源集团所属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安徽省首个天然气调峰电厂投入商业运营。
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位于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建有两台2×4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4.48亿元人民币,建成投产后可每年减少碳排放总量约67万吨。
天然气调峰电厂具有启停速度快、环保指标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有效缓解区域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增强安徽电网调峰和能源保障能力,实现天然气和电力互为保障的双向调峰。作为安徽省“十四五”电力保障供应重点项目和长丰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的重点项目,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的全面建成投产,为安徽省利用气电实现“双调峰”保供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将对我省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资讯10
——
中国与卡塔尔签定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 利好LNG市场
——
中国船舶集团将为卡塔尔能源公司建造18艘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签约仪式于2024年4月29日在京举行,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此次LNG运输船订单将由中国船舶旗下沪东中华自主设计、建造,总长344米,型宽53.6米,型深27.2米,是全球最大的LNG运输船,较常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运载能力提升57%。此次订单的签订对于双方都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另一方面,此次签定的LNG运输船投用后,将进一步巩固卡塔尔的世界LNG出口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