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6
0

致密气储量大,稳产有底气

来源:渠沛然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4-27

致密气成为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核心增长极。

图片

2024年,我国致密气产量超600亿立方米,占非常规天然气总产量的60%以上,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核心增长极。

从“难动用”到效益开发,再到规模开发,我国致密气经过20多年艰苦发展,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并建成国内产量规模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单个气田年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同时形成致密气藏低成本开发技术系列,成就巨大。

致密气发展势头正足,未来该如何打造资源接替新阵地?还有哪些技术难点亟待突破?作为致密气上产稳产的“答题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长庆油田特聘首席专家贾爱林给出自己的答案。

天然气稳产上产的“压舱石”


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类型之一,致密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油气盆地。其中,美国是全球致密气工业发展最早、开发利用最成功的国家,其致密气藏具有气层厚度大、丰度高且多含凝析油的特点,气井最终累积产气量高、开发效益较好。“美国致密气地质条件与我们不同,他们打一口井的产量是我们的10倍,我们的气藏条件更复杂也更难开采。”贾爱林坦言。

虽然开采难度不小且总体比煤层气开发晚,但与煤层气及页岩气相比,我国致密气资源储量大、勘探开发潜力较大,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和塔里木、吐哈和准噶尔盆地的致密气资源,全国占比为93%。

“以前因缺乏对致密气开发的认识和储层改造的手段,主要借鉴低渗透气藏的开发技术对策,仅在天然裂缝较为发育的井区获得少量工业产量。后来我们发现,此前对于致密气藏的认知和勘探开发方式都更接近常规天然气藏。随着地质理论认识和开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当时的认知和技术与致密气藏实际开采方式已不匹配。”贾爱林说,“经过20多年开发,储层改造技术突破与开发成本持续下降,助推致密气的规模化与工业化开发,产量持续上升。”

2024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连续三年产量稳定在300亿立方米以上,并助力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在500亿立方米以上稳定生产;西南油气田天府气田致密气年产气量再创新高,同比提升23%,产量规模达到45亿立方米,未来具备建成100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

“致密气是加快天然气上产的最现实领域,也是近年保持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基本无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致密气储量是一个‘大块头’,在多个盆地产量‘开花’情况下,对天然气稳产上产发挥‘压舱石’作用,未来具备进一步加快开发的资源基础与技术条件。”贾爱林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不少技术问题待解


致密气开发具有“三低一快一长”,即产量低、EUR(评估的最终可采储量)低、采收率低,还有递减快、开采时间长的特点。经过20多年持续攻关,我国不仅实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形成系列关键开发技术,而且创建了典型的“苏里格模式”。贾爱林表示,目前我国致密气开采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000—3500米的直井单井综合投资控制在800万元以下。

但贾爱林也表示,当前致密气开发已由“肥区块”转向向“瘦区块”。“从‘难动用’到效益开发,再到规模开发、长时间稳产,还有不少技术问题待解。”

例如,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储量丰度进一步降低,盆地西部含水明显上升,造成致密气低压低产井和高产水气井占比增加,递减控制与综合治理难度在不断加大,同时给效益开发带来新挑战。

“致密气开发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不完全相同,早期阶段以实现效益开发为目标,中后期阶段则是在确保目标收益率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采收率。”贾爱林说,“比如随着苏里格气田开发的深入,储量动用区的范围逐渐扩大,对已开发区进行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并提高采收率是气田未来开发的重点。受储层地质情况、井型井网、工艺改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气田剩余气分布极为复杂,精准预测缺乏有效手段。”

如何把老井的气“吃干榨尽”,也对后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采收率在目前30%多一点的基础上能达到50%,不能把气‘丢’在地下。随着技术进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如何以更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采收率、延长气田开发寿命尤为重要,这是下一阶段要攻克的技术之一。”贾爱林说,“当前,随着AI与油气联手,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新资源发现、采收率极限提高和生产管理,为致密气开发注入‘智慧动能’,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课题。”

致密气仍有较大上产潜力

根据中国石油第四次资源评价结果,我国致密气探明率处于偏低水平,与成熟探区50%左右的探明率相比,具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贾爱林认为,我国致密气仍具有较大的上产潜力与发展前景,未动用探明储量的接续动用、已动用探明储量挖潜、新增探明储量有效开发,是保障致密气中长期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已动用探明储量挖潜、未动用探明储量开发可支撑我国致密气年产气量峰值700亿—800亿立方米,达峰时间介于2030—2035年,稳产超过10年。新增探明储量的开发将进一步支撑我国致密气产量稳产至2050—2060年。

在贾爱林看来,致密气开发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量井资料,建立更加详实可靠的储层地质模型,采用与之适宜的“差异化”开发井网以实现储量的充分动用。比如,主体开发区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大力采取剩余气精细表征、井间加密等措施;新区新层系以提产、提效、降本为目标,采用大井丛、工厂化、多层系、多井型立体开发模式,做好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建产节奏。

此外,还应多管齐下落实高效开发对策:一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深入开展低品位复杂致密气藏富集规律和气水分布预测,攻关复杂含水致密气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实现复杂含水致密气藏效益开发和规模建产;二是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高含水致密气藏提高单井产量技术,迭代提升差异化压裂工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进一步提高单井EUR;三是地下地面一体化,统筹协调开发生产,有效延长开采寿命,提高气田开发效果;四是积极转变思路,探索进攻性注气补能等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为致密气田高效开发提供新动能。



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