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中国刚刚完成了亚洲最深垂直油井的钻探,深度达10,910米。表面看这不过是其"超级工程"的又一成就,实则暗藏深意:这是其强化能源安全、降低对外石油依赖战略的重要一步。
纪录迭创 据《环球时报》引述数据,2025年3月中国原油日均产量达460万桶,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多年来悄然推进的增产战略达到高峰。即便面临市场波动(尤其是关税战冲击),中国石油产量始终按计划稳步提升。 钻探革命 "钻吧,宝贝,钻吧"——这句特朗普的经典口号或许也适用于中国,但内涵截然不同。能源分析师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指出,北京正着力挖掘传统油田潜力,其中许多可追溯至上世纪50到70年代。简言之,美国页岩油依赖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追求盈利,而中国将能源安全置于首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国企每年投入约800亿美元维系这一战略。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的形象众所周知,但长期以来其储备情况一直不为人知。路透社数据显示,其原油储采替代率已达167%。中海油宣称其探明储量超72.7亿桶,可保障未来十年稳定生产。 内外战略 今年是中国实施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该计划不仅旨在增产,更着眼于降低对外依存度,避免受制于地缘政治动荡。 由于贸易摩擦,中国炼油厂对美国原油采购量骤降90%,转而创纪录地进口加拿大原油。据彭博社报道,加拿大西部管道扩建工程竣工不到一年,已为中国等东亚石油进口国提供了获取阿尔伯塔油砂区(the Alberta tar sands region)庞大原油储备的便捷渠道。 全球影响 中国的能源转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直接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首先,中国自给率的提升将削弱沙特、伊拉克等石油出口国的影响力,给OPEC+维持原油价格的行动带来更大压力。随着中国本土增产,其进口需求更具战略选择性,这将改变全球贸易流向并影响油价机制。此外,中国将在贸易争端中获得更大行动自主权,避免能源供应受制于人。 当世界目光聚焦中东或得州时,真正的静默变革正在亚洲上演。每滴石油都关乎战略博弈——中国正用行动昭告这一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