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LNG开讲了观察到,经历11月以来的多次中亚天然气“缺气”事件,LNG在供应体系中的价值,尤其是作用于调峰的价值显现得更为突出,LNG产业链的定位应该得到重新定位和重视。
进入冬季供暖以来,在管道天然气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下,LNG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保供作用,相当一部分工业用户和城市燃气企业通过采购LNG弥补了管道天然气的缺口。
事实上,LNG槽批已经占到了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5%,LNG的下游煤改气和加气站是得到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产业,重新梳理LNG产业链的综合定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也应该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和价值肯定。
LNG开讲了呼吁,相关部门能长期关注LNG产业综合发展和价值定位,给予行业长期合理的规范和疏导,引导LNG产业链在供应、价格、投资等领域实现更为良性的发展。
下文来自施训鹏教授对中亚天然气供应频繁波动事件的分享,他是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湖北经济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一、天然气进口不应大规模波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亚管道天然气进口的问题反复成为热点。一方面有的新闻报道中亚气低于预期,加剧了国内气荒。而另一方面一些报道提到进口中亚天然气大幅度增加,缓解了气荒。最近,新闻流传的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1月31日发出的《关于再次重申严格执行日指定计划的通知》,再次将进口中亚天然气推上了热点位置。根据该通知的内容,当日中亚来气由1.2亿方进一步降至0.7亿方,威胁到中石油管网的运行安全。 就字面来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降低。但是这么大幅度的减少,在国内严重气荒,LNG价格疯长的情况,带来的忧患尤为突出。
天然气合同的安排,决定了大规模波动是不正常的。由于天然气投资巨大,且气田生产的连续性,管道天然气合同规定的销售量一般会有一个严格的幅度限制,既不能低于每日、每年的最低供应量,也不能突破最高供应量。这种合同期限往往长达10-30年,从而保证投资安全和供应安全。天然气合同还会有“照付不议”条款,即需求方不管是否接受天然气,都要按照一定的最低量付费。这种制度安排,基本杜绝了管输量大规模波动的可能性。
不过,国际合同的履约天然具有弱点。由于当事双方是主权国家,缺乏国际强制力。一旦一方违约,另外一方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去纠正对方的行为。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往往靠当事方的自愿性。因为这种风险的存在,国家信用非常珍贵。
二、欧洲能源安全战略或可借鉴
不管原因和动机如何,中亚天然气供应频繁波动事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天然气供应安全。传统上,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比石油供应安全在我国更少受到关注。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远远低于石油的。2017年即便在国内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不到40%,而同期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7%。
二是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较低,且容易被替代。2016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仅仅6%左右,而同期原油的占比是19%。另外,天然气在各个用途中都存在替代品,而石油在运输行业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替代品。这也是使得石油安全传统上比天然气安全更受重视。
第三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天然气供应安全是个相对比较新的问题。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在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收到重视。天然气管道一旦建立,供需双方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不履约对双方都是一个损失。因此,长期以来,管道气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并不显著。即便在冷战时期,苏联也没有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作为政治武器。政治纷争和军事对立,并没有影响双方的天然气业务。
但是,这一切在2005年后逐渐发生了变化。2013年的断气事件,促使欧盟下决心重视天然气安全问题。尽管俄罗斯把断气归咎于乌克兰因素,并努力绕过乌克兰,给欧洲继续供应天然气,但是,欧洲已经视俄罗斯为不可靠的天然气供应商,将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作为重要的天然气政策目标。
2014年,欧盟发布了能源安全战略。战略要求短期内所有的欧盟国家要做压力测试。其中两个情景都是关于天然气的:一是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另外一个情景是经由乌克兰中转的天然供应中断。就长期来说,战略要求欧盟国家实行天然气进口来源和运输路径多元化。2017年,欧盟发布天然气供应安全规则,全面规定了在面临着供应危机时候的处理程序。
三、中国应如何应对天然气供应安全
中国当前面临的情况,和欧盟的境遇非常相似。不仅技术表现类似,时机也非常相似。在中国面临着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不管是技术故障,还是传闻中的出口方故意行为,这种供应频繁波动,都是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不可承受之重。如果是技术故障,那说明我国天然气的供应体系亟待加强。如果是出口方的故意行为,那更加堪忧。
借此次中亚天然气供应频繁波动的事件,我国应该重视起天然气的供应安全。特别是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天然气比重持上升的前景下,更应该准备好应对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要加快天然气来源和供应渠道多元化。一在管道气方面,还需要搞好中亚气、俄罗斯气,缅甸气等多渠道建设工作。充分做好天然气管道建设规划预案,应对意外供应问题。二要大力促进储气库建设,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意义,还要考虑到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价值。三是在重新检视LNG发展策略。在继续做好LNG长期合同的基础上,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亚洲LNG市场建设,提高亚洲LNG市场的流动性。
尽管我们可以从国内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高安全供应水平,但如果存在故意违约的行为,则要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给予恰当的惩罚。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为保护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资、贸易安全问题,树立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