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控制好!今天的勘探就是明天的储量后天的产量
来源:未七月 石油商报
发布时间:2020-07-17
新能源转型注定成为2020年最火的热词之一。世界石油五巨头在新能源转型作出的探索引领着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在此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新能源大火的今天,上游勘探是否被愈发削弱?世界知名分析报告研究成果表明:至少20年内,世界石油上游勘探仍要行稳致远。
勘探开发是获取能源需求的主要方法,但是,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极大,周期长,回报率不可知。全球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在最近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在2040年之前,全球能源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将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英国石油公司6月底发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统计回顾》提供了国家一级主要能源供需的综合情况,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增量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1%。天然气占第二大,增量36%。不过,就能源消费的总体比例而言,石油仍高居榜首,占所有能源消费的33%。其余的全球能源消耗来自煤炭(27%)、天然气(24%)、水电(6%)、可再生能源(5%)和核电(4%)。累计起来,化石燃料仍占201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84%。伍德麦肯兹在报告中说,即使在2摄氏度的情况下,未来20年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也将至少达到1.1万亿桶的石油当量。根据基本情况预测,可能多达1.4万亿桶石油当量。现有油田已开发的原油可满足约6400万桶的需求,这就造成了4600亿到760亿桶原油的供应缺口。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全球上游油气行业的投资预算状况比此前预期的更为悲观。据预测,今年全球上游油气行业支出预计将达到3830亿美元,为15年来的最低水平。明年全球上游油气支出预计也将基本持平,仅略高于今年,为3860亿美元。伍德麦肯兹预测,为了确保未来有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可用,无论能源转型的步伐如何,碳氢化合物工业,至少需要在2030年之前保持过去5年的成功率。伍德麦肯兹调查指出,在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中,对勘探的需求正在减少,其调查结果呼吁,上游勘探对于未来的全球能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全球主要石油公司达成了共识:全球油气勘探活动预计将至少能够持续30年,持续到2050年以后。深层油气资源是近十年全球探明储量的增长主体,不断突破有效资源保持深度下限。2008~2018年,全球在4000米以下深地层新增油气探明储量234亿吨油当量,超过同期全球新增油气储量的60%,油气钻探最大深度达到12869米。深水也成为近期油气增储重点,重大发现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两侧、东非、地中海等被动陆缘盆地。 在南美洲圭亚那正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深水远景区之一。伍德麦肯兹在其《勘探调查的未来2020》报告中得出的长期勘探前景预计年度资源增加大约200亿桶油当量,其中,新增天然气资源至少占50%,高度依赖新的远景区和高影响井,石油巨头和国家石油公司至少占75%的市场份额,而油田在布伦特原油每桶50美元价格时盈利。能源转型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需要,国际能源市场达成了低碳转型的共识,各大油气公司之间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举措呈现不同特色。欧洲企业措施更为激进,力推新能源,彻底追求低碳清洁能源,美国企业则不断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对于传统化石企业,低碳化清洁化的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目前仍立足于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以求建立低成本的油气业务抗击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新能源发展则处于弱势位置。
近年来,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勘探领域屡获进展,都为我国油气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0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被列为任务之首,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立足国内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将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一项重要任务。“世界油气增长仍处于高峰期,我国油气储产量增长同样处于高峰期,这一高峰期估计将延续到205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康玉柱预计,2050年我国原油产量有望达到2.3亿~2.5亿吨,天然气产量高达3500亿~4000亿立方米。从全球油气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油气勘探将从东部转向西部,从陆地转向海洋,从中浅层转向中深层和超深层。另外,随着勘探开发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向更深、更古老层系寻找油气资源已成为油气公司的重要目标。2019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都明确将工作重心放到了上游勘探,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创效投入,加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勘探开发力度。2019—2025年,中国石油将安排每年50亿的风险勘探支出,是目前投资的5倍。中国石油已经编制完成《2019—2025年国内勘探与生产加快发展规划方案》。2019年中石油发布的《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称,中国石油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14年超过6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连续13年超过400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参与运作管理着53个油气合作项目。海外九个千万吨级产能的大型油气项目中,七个项目位于“一带一路”地区。在“一带一路”地区,中石油去年的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为8706万吨,同比增长11%,占海外油气权益总产量的83%。中国石化在《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称中国石化继续将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着力发展天然气项目,特别是针对一些战略性、长远性的重点勘探区域,风险勘探投入将增加两到三倍,重点推进涪陵页岩气、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以及境外油气项目的建设。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去年中石化在25个国家实施油气勘探开发项目51个,境外权益油气当量4252万吨 。其中,在“一带一路” 19个沿线国家执行31个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合作项目。中国海油将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深海油气开发纳入目标体系。据悉,中海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资本化支出预计分别占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的约20%、59%和19%。中国海油制定的《关于中国海油强化国内勘探开发未来“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储量要翻一番,并将南海定位为公司今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主战场,制定南海深水开发战略,计划在未来几年建设南海东部的深水油田群。油气作为能源独立中的重要资源,在低油价下不能影响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今天的勘探才是明天的储量、后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