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269
116

潘凯,等:油气企业构建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上)|文选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发布时间:2021-07-08


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加快与新能源融合。油气企业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天然气+”生态战略体系,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核心的低碳能源生态圈。中国海油“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商务模式、新奥集团能源多元化产业生态圈模式、国家管网公司多边能源生态演进模式,这些案例都可以为油气企业建设天然气商业生态圈提供一定的启示。油气企业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构建路径:一是巩固天然气核心,提升产供储销能力,打好发展基石;二是“产产结合”,放大产业链价值,打造天然气低碳能源新生态;三是“产融结合”,推动天然气产业与金融产业互促互动;四是“产技结合”,重视数智化建设及前沿技术应用,建设生态圈运营强劲增长动力;五是“产才结合”,培养挖掘市场营销、新能源、数字化等创新及复合型人才,打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



新时期天然气商业生态圈的内涵


01

新时期商业生态圈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圈”一词来源于生物学,是指一个由各种生命物质与其所在的环境组成的开放且复杂的自我调节系统。一方面各种生命物质为了生存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取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另一方面生命物质的活动会引发和促进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继而引起环境的变化。类似地,企业及其所处的大环境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圈,可以称之“商业生态圈”,生态圈内包含客户、供应商、生产商、竞争对手、投资者、贸易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商业生态圈也可以说是商业社会的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内的每个主体都担当着不同的职能,各司其职,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体系。生态圈与原有商业价值链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价值链模式强调如何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生态圈则强调企业如何通过建设一个价值平台,通过平台撬动圈内其他企业的能力而形成竞争优势。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其竞争边界跨越了不同的行业。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了其竞争优势必须依赖于产业内这一范围,延伸至其产业的各个边界,通过整合相关产业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华为公司自2011年便开始以“主动开放生态,主动让利伙伴,主动统筹资源,主动培养人才”4个主动为原则,通过实施“技术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共享、培训共享”4个共享,构建全新时代“销售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服务合作伙伴、投融资合作伙伴以及人才生态合作伙伴”5类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7月,华为在其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发布会上描绘了旗下“鲲鹏生态”的整体轮廓,可以为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互联网等行业的客户提供设施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强大的算力支撑。


再如金融行业的平安集团,以金融科技驱动和互联网平台思维为依托,围绕保险与金融核心业务,与相关行业缔结利益联合体,不断扩大业务外延,采取“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实践模式,使客户同时享受保险、银行、房产金融、医疗健康、汽车产品和服务、资产管理、智慧城市等“一揽子”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成功打造各类产品组合型生态圈,并使得商业生态圈内各主体间维持良好共生关系。


新时期商业生态圈具有3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开放融合,商业生态圈突破了传统上在企业内部通过扩大投入、缩减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模式,而代之以通过平台,以自身能力为基础撬动平台相关企业资源,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能力来创造价值。二是优势聚合,商业生态圈由多个不同能力、不同定位的企业所组成,其核心竞争力可以视为所有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这种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生态圈的优势吸纳力与聚合力。三是价值整合,商业生态圈创造了一个价值平台,使成员能够利用这一平台来提高并整合放大自己的业绩与盈利能力。


02

构建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的意义


传统天然气生态圈包括各级政府、上游生产企业、中游运输及储存企业、直供大用户、下游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企业等。油气体制“X+1+X”改革政策的落地及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天然气商业生态圈发生巨大变化:一是新组建的国家管网公司承接了三大石油公司干线管输和储存职能;二是涌现了大批新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的中间贸易商加入这个体系中;三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城市燃气公司都在致力于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在整个天然气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关系交织,互相博弈、互相影响,共生共存(见图1)。


长期以来,天然气行业中各参与主体之间低质竞争特征明显,各类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较少。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的独立运营,设施公平开放力度加大,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碳中和战略下天然气中长期发展还面临新能源的快速挤压。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各参与主体转变传统上单纯的交易或博弈关系,创新商业模式,构建新型生态体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天然气商业生态圈的优势聚合特征可成为建立维护天然气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城市燃气、管网等企业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国内传统油气企业在天然气生态圈中扮演着资源供应、管道运输、燃气输配3方面的角色,在国家管网独立运营后,传统油气企业管道运输商的角色不复存在,天然气销售失去管网这一重要“抓手”。尤其是油气企业的业务触角不断延伸到城市燃气领域,加上其存在重销售轻营销的观念,服务意识不强,老大思想严重,与城市燃气公司、地方政府、大用户之间关系较为紧张,外部商业环境趋于恶化。通过天然气生态圈研究,系统识别利益主体,制定与各主体之间“互惠、共享、共生”的发展策略,建立相应的生态平衡工具,可帮助油气企业之间缓解与相关方的紧张关系,营造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是在碳中和的目标下,天然气生态圈的成功建设将为油气企业在油、气、电、氢等低碳能源生态圈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性指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可再生电力,但风、光发电尚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在能源高效利用上存在难以与负荷匹配的缺陷,天然气发电启停快、应急能力强的优势,可为新能源大规模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油气企业应抓住碳排放达峰阶段天然气发展的最佳窗口期,利用天然气商业生态圈的聚合作用推进与可再生电力及生物沼气等参与主体的业务合作,既带动天然气消费规模的扩大,又可借力将新能源业务逐步培育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发挥资金充足及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氢能技术研发利用方面加大投入,推进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树立行业标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企业向碳中和迈进。


典型企业天然气商业生态圈建设案例


中国海油“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商务模式

在国家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政策的推动下,2018年9月20日,中国海油依托沿海较为充足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资源,联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了LNG窗口期“一站通”单个产品、短期协议和长期协议,开启了国内LNG接收站开放的新历程。通过窗口期的开放,客户可获取资源代采、报关、报检、计划管理、多点资源调配、接收站及配套设施协调使用等进口LNG相关的一系列服务,中国海油藉此建立起天然气业务生态圈,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抢占先机,既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又与客户建立共生、共赢伙伴关系,同时提前布局市场,带动销量增加和市场份额提升,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良性发展。


中国海油江苏滨海LNG项目建设也充分体现了“生态圈”的理念,通过码头、接收站、输气管道、燃气电厂的一体化整体运作,搭建起接收站、外输管线、燃气电厂、城市燃气、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的商业生态圈。依托LNG接收站生态圈,地方政府可以增加就业,增加税收,稳定天然气供应,完成应急储气任务,保障民生;省天然气公司、大客户可以通过股东身份或接收站开放政策,获取长期可靠的资源供应,直接参与国际资源采购,完成应急调峰储气任务。中国海油则可以顺利取得目标市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快速获取客户、增加销量,提高接收站利用率,同时培养锻炼旗下设计、施工、运营队伍,带动相关业务发展。


新奥集团能源多元化产业生态圈模式

新奥集团是中国较早开展城市燃气业务的企业,目前业务范围涵盖燃气分销、燃气器具销售、加气站运营、综合能源服务等,至2020年底在全国运营的城市燃气项目达到235个,向2321万个家庭、17.7万个工商用户供应天然气,建设投运综合能源项目达119个,另外有24个项目在建。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能源体制改革背景下,新奥集团以“两点、两链、两圈”为基础,积极构建“开放互联、集约共享、智慧运营”生态体系,推动公司从传统天然气分销商向综合能源企业转型。“两点”指城市燃气和城市地产,“两链”指清洁能源产业链和健康生活产品链,“两圈”指能源生态圈和家庭服务生态圈。其中能源生态圈依托传统优势业务城市燃气,向天然气产业链上游延伸,同时积极开发生物质、光伏、地热等清洁供能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泛能网技术,搭建广泛连接能源行业伙伴的泛能网平台,推动公司转型升级为综合能源服务商,实现从天然气产业链向能源生态圈延伸。在家庭服务生态圈方面,新奥燃气凭借其城市地产业务社区运营经验及城市燃气业务广泛的客户群体,逐步打造涵盖健康、旅游、文化、置业等产业的品质生活产品链,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以智慧家庭为基础的“e城e家”智慧城市服务。

国家管网公司多边能源生态演进模式

管网作为油气产业链中间环节,是连接产消多方的天然“物理平台”。国家管网公司承担着全国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任务,负责全国油气管网的运行调度,旗下管网设施的公平开放能够更加凝聚各方信任,全国“一张网”能够更加高效匹配能源供需,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因而有望快速形成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繁荣生态,走平台经济发展之路是国家管网公司的最佳选择。在2020年10月召开的全球能源高层论坛上,国家管网公司提出了打造“多边能源服务平台生态系统”。其发展思路为:坚持开放透明、合作共赢原则,努力构建卓越运营、诚信服务的管网平台,积极利用泛在能源物联网,搭建以输送平台为基础的交易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创新平台、共生平台,聚集起更多商业伙伴共同推动管网建设和参与油气供应,形成主体多元、开放充分、合作紧密的发展格局,为行业带来生机活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同时提出了公司多边能源服务生态愿景:围绕油气全产业链,通过平台运营逐步输出工业互联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数据及衍生服务,不断扩张企业价值链,增强油气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国家油气体制改革、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的能源企业,应积极打造多能融合、开放互联、集约共享、智慧运营的生态战略目标,推动公司从传统天然气分销商向综合能源企业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国内领先数字化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究企业数字化体系构建方案,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利用数字化转型,打造能源生态、行业智慧以及生活生态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圈。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的生活平台,提供燃气业务、产品销售及社区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建立网格化体系,打造一站式垂直社区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网格化体系与电商平台的有效结合,为用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增值服务。围绕油气全产业链,通过平台运营逐步输出工业互联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数据及衍生服务,不断扩张企业价值链,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原文信息

题目:油气企业构建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研究

作者:潘凯,周淑慧,万宏,昝光杰,帅建军,林琳,张元涛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中国石油集团政策研究室;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刊登期号:《国际石油经济》2021年第6期






2269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