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68
0

北美、欧洲与亚洲天然气定价机制

来源:中国石油报 LNG快讯 发布时间:2025-05-28

北美的天然气定价以亨利枢纽(Henry Hub)为核心,基于供需关系动态调整,形成了全球最具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亨利枢纽是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天然气期货合约的交割地,其价格由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决定,灵敏反映了供需关系。北美市场通过高度发达的管道网络和页岩气等多元化的气源实现了充分竞争,上游开采商、中游管道公司和下游用户均可自由参与交易,形成透明价格。特别是美国在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产量激增,据Natural Gas World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LNG出口量达8830万吨,再次保持全球最大LNG出口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亨利枢纽的定价权威。

在北美天然气市场中,短期合约占据主导,多数交易为短期合约(1年以内),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强,价格与原油脱钩,独立反映天然气自身的供需。市场化定价使北美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其他地区(2024年亨利枢纽均价仅2.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欧洲:从油价挂钩到枢纽定价的混合模式

欧洲天然气定价机制经历了从传统“油价挂钩”向“气对气竞争”的转型,目前呈现多元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起,欧盟推动能源改革,建立英国NBP、荷兰TTF等交易枢纽,逐步形成市场化定价。TTF交易量占欧洲总交易量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欧洲基准价格。

当前在欧洲天然气市场,长期协议与现货并存:少部分合约仍与油价挂钩,但现货市场占比逐年上升。2022年俄乌冲突后,欧洲LNG进口激增,TTF价格一度飙升至350欧元/兆瓦时,凸显市场敏感性。为应对这种市场敏感性,欧盟还引入动态限价机制,并推动联合采购以降低进口成本。目前看来,欧洲仍需平衡市场化与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或可能进一步削弱天然气需求,推动定价机制转型。

亚洲:油价挂钩主导与“亚洲溢价

亚洲天然气定价长期依赖与原油价格挂钩的模式,面临“溢价”问题。在定价机制方面,主要采取JCC(日本原油加权平均价格)挂钩模式,即东北亚LNG进口价格以JCC为基准,导致价格与国际油价高度联动。在亚洲天然气市场中,长期合同占据主导,多数LNG贸易为10—20年长期协议。受限于市场分割与基础设施,亚洲现货交易比例较低。同时,区域内天然气市场化程度低。

然而,随着美国LNG出口增加,部分亚洲合约开始参考亨利枢纽价格,溢价呈现较明显的下降。目前,中国正在推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同时,中日韩联合采购和东南亚管网互联计划也有望增强议价能力。

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