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面对我国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国际油价中低位徘徊等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实现高效开发?3月16日至17日,以“储层改造技术新进展与低油价时期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7—2018年度中国油气储层改造技术交流会在西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从基础理论、油藏地质、压裂材料、工具、优化设计等方面,深入交流了储层改造技术取得的新成果,科学分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深化合作,携手解决低渗透油气藏经济有效开发和非常规油气藏动用难题,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低渗透致密油气、页岩气、煤层气、深层及超深层等多个方面,其中,7篇论文在大会被专题宣讲。会议另设有8个分会场,代表们围绕非常规改造、地质工程一体化、超深层改造、低成本技术与方法、重复压裂、改造材料与工具、裂缝监测、酸化酸压等议题,充分交流、热烈讨论,并在油气藏改造技术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攻关方向等诸多热点问题上,取得了多项共识。
作为与地球物理、钻井并列的三大石油工程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国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储层改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体积改造理念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同时,复合桥塞多段压裂、套管滑套多层压裂、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多层压裂、封隔器滑套多层多段压裂、可溶桥塞多段压裂、滑溜水压裂液等技术和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对页岩气、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储层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具有高度的技术交叉性。对此,会议提出紧密围绕重点勘探开发领域,以提高低渗致密油气田单井产量、最终采收率、探明率和经济有效性为目标,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储层改造机理研究,持续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与工具等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力度,以实现对储层长、宽、高三维方向的全面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我国低渗透、非常规储量不断升级和有效动用。
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