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欢迎您! 2022-07-06 星期三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909

新市场环境看国际油价能否走稳

来源:油气经纬 发布时间:2018-06-20

10年前,有研究人员指出,油价与美国民营原油库存高度负相关,然而从2004年起,这一关系变成了正相关。较高的库存提升油价似乎是一件荒谬的事,但现实让人难以辩驳。这里显然有第三个变数对油价和库存两个变量产生影响,人们自然想到了政治风险与市场弹性的关系。

市场弹性来自库存和闲置产能,尤其是上游部分。上世纪80年代,欧佩克拥有大量闲置产能,两伊战争这样的事件都没能明显影响油价。因为人们懂得,即使发生任何供应中断,可以很容易从别处得到补充。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科威特的油田遭到破坏,加上对伊拉克的石油禁运,闲置产能大幅下降,但除了这两个国家,石油供应多年来并未受到政治威胁。后来,伊朗、利比亚、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及其他国家,因社会动荡、管理不善或国际制裁影响了产量,然而市场基本保持平静,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影响。

事实证明,产能吃紧的重要性具有商业意义,而非战略意义。1996和2000年出现的强劲需求说明,部分石油工业,包括炼制行业,在应对需求变化时感觉捉襟见肘。在这两年中,油价在有的季度剧烈震荡引起市场恐慌情绪,1996年,克林顿政府少量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安抚市场。鲜为人知的是,2000年曾有专家警告,“35美元/桶的高昂价格有可能摧毁欧佩克原油市场”。

2003年以来,市场受到政治风险和闲置产能减少的双重夹击,特别是在上游部分。1998年8月,美国炼厂的利用率曾一度达到99.9%,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炼厂利用率从高位逐渐降至近年相对正常水平。经合组织国家炼厂的利用率是最好的指标,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产能往往受技术条件而非市场条件的制约。

林奇说,欧佩克的闲置产能数字会产生误导,因为其中还包括如利比亚因社会动荡而关闭的产能,而这种产能实际是得不到的。近期增加的闲置产能是欧佩克第一次因减产造成的剩余产能,此外还有非欧佩克产油国与欧佩克合作造成的剩余产能。不过,沙特还有约200万桶/日的战略备用产能,但那些多是低质原油。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库存居高不下,足以平衡一般数量的供应损失,加上100万桶/日以上的闲置原油产能,这些让市场玩家大可放心,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油价大起大落。事实表明,这些年一直没有发生重大供应中断,而且油价更加理性地表现为窄幅变化,或者说相对稳定。

那么,有什么能改变这种情况?石油库存下降“相当于砍掉凳子的一条腿”,但不足以造成油价的大幅波动。预计2018年,剩余原油产能有可能增加,美国页岩油产量会挤掉部分欧佩克原油增量,不过委内瑞拉的减产可起到某种程度的缓解作用。

林奇认为,当前在原油闲置产能相对较少、库存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情况下,用不了多大的政治不确定性,就可能增加所谓“安全溢价”,并可能导致较高、较频繁的价格波动。然而,市场是否会回到地缘政治与库存共同驱动油价的时代,现在还不好说,但也不能排除这一可能。




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