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3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宣布,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明确2020年将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将开展能源生态、客户服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企业中台、智慧物联、基础支撑、技术研究8个方向40项重点建设任务。
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青海启动连续15天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从“绿电7日”到“绿电9日”,再到今年的“绿电15日”,在能源绿色转型路上,青海以生动实践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为全国乃至世界能源革命提供了样本。
8月1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文23储气库3号丛式井场正式投产进气。储气库位于河南濮阳,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北连天津LNG接收站和鄂安沧管道,西通华北大牛地气田和榆济管道,东接青岛LNG接收站和山东管网,设计总库容量104亿立方米,将为华北地区冬季应急保供发挥积极作用。
9月26日,±1100千伏“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该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未来每年可从新疆向东中部输送电力660亿千瓦时。
9月26日,全球单体最大的陆上风电场——内蒙古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正式开工。据悉,乌兰察布风电基地建成后,每年将有约20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输送到京津冀地区,替代标煤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同时,项目每年可减少国家和地方补贴24亿元,20年经营期内总计节省财政补贴约480亿元。
9月28日,浩吉铁路正式开通。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终到江西吉安。这条铁路衔接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是点网结合、铁水联运的大能力、高效煤炭运输系统,也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
12月2日,中俄两国元首通过视频连线下达指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将经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从我国黑龙江入境,并经东北地区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据中石油的信息,管道第一年可为我国引进5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未来,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国提供380亿方天然气。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已经超2800亿立方米,以此计算,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将满足未来超过1/10的天然气需求。
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改革后的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营将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即“X+1+X”体系。